鼎盛财富CEO梁瑞梅教您如何有效分辨P2P机构真伪
2015-03-13 15:03:11   来源:中国杭州网-杭州时报综合   评论:0 点击:

 

 

3·15再度临近,据记者了解,问题P2P网贷成为了央视3·15晚会投诉平台收到的热点投诉之一。

鼎盛于2013年成为北京市信用协会会员

 

近几年,P2P小额信贷服务平台这一创新业务模式在全球兴起,在国内大量机构开始进入这一领域,但真正了解这一行业运营方式的机构却凤毛麟角,导致在P2P行业鱼龙混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普通投资者很难凭一己之力评判平台综合实力和真假,近年来一些不良机构跑路也造成了大家对于这一行业的误解,行业内外也一直在呼吁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而当监管靴子还未落地,消费者如何去辨别机构的真伪,怎样选择一家安全稳健的机构呢?记者也就此走访了行业领先机构鼎盛财富,希望能够获得一些来自行业一线的指导。

 

鼎盛财富CEO梁瑞梅女士在与记者的交谈中提到了几点判断标准:

创始人来路不明的要远离

如果一家机构的创始人来路不明,平台的宣传中甚至连创始人的照片都没有,员工都很难见到创始人,这样的机构还是要果断远离。

没有风控和技术团队的要远离

没有专业的风控体系,没有投入技术力量去完善后台系统的机构恐怕都不是真心要长期把业务当作事业来做。信用管理、风险控制是一切金融相关行业的基础,没有风控也就说明所有的理财都是盲目投资,风险不言而喻。

收益虚高果断远离

目前还有很多平台打出超过18%的收益率,在目前行业整体收益回报率呈下降趋势的大环境下,受市场竞争的因素影响,12%左右的收益是比较合理的,超过15%收益率的机构可以直接忽略。如果收益过高,机构的利润空间势必被压缩,在正常的业务模式之下如何获取足够的利润得以生存?过高收益必然是投向了不靠谱的项目甚至是直接为了圈钱跑路。

鼎盛财富CEO梁瑞梅

 

“大债权”项目要远离

“微债权”是鼎盛财富首先提出的一个财富管理新概念,是指将理财资金出借给具有稳定还款能力的个人借款人,单笔金额一般仅为几万元,明显区别于一些理财项目将众多理财客户的资金打包提供给大型项目或大额需求的个人借款客户,这些“大债权”一般来说都在数十万元以上,数百上千万元的也很常见,甚至一些类型的项目单笔资金需求会高达上亿元。因此鼎盛财富所倡导的P2P小额借款业务也被称为“微债权”。“大债权”项目的风险多数情况下会比“微债权”高出很多。前一阶段爆出一些知名网贷平台的坏账危机基本上都来自于一些大标的,有的甚至上亿。机构出于短期利润的考虑,对这类“大债权”项目的风险调查和披露往往不够充分,存在很多隐性风险。

国家政府目前大力号召的普惠金融,就是提倡让金融为普通个人提供金融支持,而这一类客户所需的资金基本都在几万到十几万元之间,用于实现个人消费或创业经营。而鼎盛财富提出的“微债权”概念,正是响应了这一号召。

“微债权”理财具有小额分散、坏账率较低可控、本息安全有保障的特点,是鼎盛财富在理财行业兴起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创举。

虚假借款用途的机构要远离

通常人们会认为有担保的标的或者抵押标会比信用标的风险系数小,但很多机构存在过度担保或者伪担保的情况,让信贷市场风险加剧。有抵押物的标的在经济下行环境下,标的物贬值或难以处置变现,也会造成到期后的兑付困难,所以这样的机构也应该谨慎选择。甚至个别机构还会伪造担保或通过关联机构自担保,更加造成了不实的担保信息和虚假的用途产生。

自融类的机构要远离

现在有一种类型机构由一些大型的集团出资设立,在宣传上强调集团化以及雄厚的背景。但这类网贷平台的风险在于,机构极有可能变成集团的自融平台,投资人的资金被挪用。而专注“微债权”的机构可以有更加明确的经营模式,严守行业准则和运营规律,反而更加安全稳健。

资金投向落后和过剩产业的要远离

国家处于资金风险的考虑,对于银行贷款在行业方面有限制要求,造成一些落后和过剩产业在银行难以得到贷款,转而向其他渠道寻求融资。但这类产业前景堪忧,更难言盈利,近期一些房地产、矿产的信托、有限合伙项目出现兑付困难就是这个原因,因此这类机构一定要远离。

规模过小或网点比例失衡的机构要远离

理财还是要选择全国性的机构,具备较为成熟的信用管理体系,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行考验,理财和借款的业务规模比例适当。一些P2P机构发展看似很快,但其理财网点远远多于借款网点。试想“小债权”一个借款项目总额只有几万元,理财资金单笔金额大多远远高于借款的单笔金额,如果理财网点多,那就说明这家机构要么做的是“大债权”,要么就是虚假债权,还是要果断远离。

仅做网络业务的P2P机构要远离

很多机构宣称自己是互联网金融,看似高端大气,但如果其借款人全部从网络获取,那么风险就会很难控制,所有资料都无法看到原件难以实地考察,要想控制好风险,从获得借款人开始就要有实地的风险控制手段,要能够面签合同。因此不能轻信网络理财,近期频频跑路的大多是这类机构,他们也只是披着P2P的外套来进行诈骗,因此要尽可能远离。

加盟形式的理财机构要远离

目前一些P2P服务机构开始采取加盟商的形式进行扩张,这样的方式可以快速收回经营成本,实现母体经营的旱涝保收。但由于是加盟形式,对于业务的风险把控就会出现问题,缺乏对于加盟机构的有效管理和监控,虚假债权、欺瞒客户的情况就会野蛮滋生。还是要选择全部网点都是自营的理财服务机构,这对于风险的控制才能到位,对于客户的利益才能实现更有效的保障。

希望以上观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识别不良机构,保护好自己的资产安全,也更好的享受金融创新带来的优质生活。

编辑推荐

相关热词搜索:真伪 财富 机构

上一篇:美满如意格力造 舒适中体验美好生活
下一篇:福布斯力挺努比亚背后 发生了什么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