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春运的日子里,内蒙古集通铁路全体干部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投身到春运战场中,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铁路职工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情怀,为春运奏响了一曲平安和谐的华美乐章。
春运站台上演的真人版“敖包相会”
“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哟,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草原民歌《敖包相会》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而内蒙古集通铁路的千里铁道线上,却上演着一场真人版的“敖包相会”。
“K1382次列车接近,请做好上水准备。” 2月15日5时50分,电台里传来了接车通知。
集通铁路大板车务段的张淑英和工友们全副武装,列队跨过站台,准备为客车加水。5时58分,列车缓缓驶入大板站,等火车停稳,身材瘦小的张淑英熟练地拉着笨重的胶皮管向列车注水口加水。
“李车长,赶紧收拾一下跟嫂子小聚一下。”几个在餐车用餐的年轻列车员向列车长李振和说。虽说李振和表面憨憨一笑,心里却像是踢翻了五味瓶:“春运以来,自己忙着培训、值乘、开会,在家休息的时间越来越少。儿子正备战高考,媳妇除了照顾老妈和孩子外,还担负着客车上水工作,家里外头一肩挑。”
李振和是内蒙古集通铁路呼和浩特客运段的一位列车长,2015年他迎来了婚后的第18个春运。虽然和张淑英同为铁路职工,可一个在车上、一个在车下,常年聚少离多。担任旅客列车乘务工作的李振和回趟家得间隔8天,每次李振和出乘的列车停靠在大板车站的短短12分钟,便成为两个人短暂的“敖包相会”。
“餐车和卧铺车厢缺水量加大,动作得快点。”“妈和儿子还好吗?”李振和询问着。“都挺好的。”张淑英一边回答丈夫的话,一边拔掉皮管,拽着皮管跑到下一节车厢的注水口处。
在同事的眼中张淑英是一个“女汉子”。平时,除了照顾即将备战高考的儿子和年迈的婆婆外,作为上水员的她,一个班要完成18趟旅客列车、50多节车厢的上水任务、走行往返近10公里。
利用正在注水的间隙,张淑英为李振和整理了一下领带。李振和关切地问张淑英:“我给你买的热脚贴垫着吗?”一边摘下张淑英的手套,为她搓手。
6时7分,还有5分钟列车就要开车了,此时张淑英正在为第4节车厢上水。李振和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身离开。“媳妇,这个给你。”李振和不好意思地捧起了玫瑰花。张淑英开心地接过鲜花,嘴上却埋怨丈夫瞎花钱。开车铃声急促响起,丈夫与妻子依依惜别,那一幕已成为千里集通线上的一道浪漫的风景线。
紧急抢救情满旅途
1月10日,开往哈尔滨的K1383次列车从呼和站出发不久,5号车厢的一名妇女突发心脏病,难受得脸色苍白、呼吸困难。正在该车厢巡视的内蒙古集通铁路呼和浩特客运段列车长尚竹林知情后,一面疏散周围旅客,组织紧急抢救,一面通知广播寻找医生。不一会儿,一名乘车医生赶来相助,使旅客脱离险情。担心旅客病情复发,尚竹林又自掏腰包为她补办了卧铺,并安排列车员全程照顾,直至旅客平安到达目的地。事后,旅客专程将一面书有“勤恳敬业、助人为乐”的锦旗送到呼和浩特客运段,赞扬铁路职工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怀。
春运志愿者父子兵
“阿姨,过年好,我是车站的春运服务志愿者,行李我来帮你拿。”满脸微笑的宋宇宁接过沉重的行李箱与旅客一起走向候车厅。
宋宇宁是一名高三学生,这是他第一次参与到春运服务当中。“我爸是铁路工务机械段的一名职工,是他介绍我来的,一开始有点陌生,不敢说话,现在已经变得勇敢多了。”
从春运开始,内蒙古集通铁路锡林浩特站启动了春运“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志愿活动后,宋宇宁和爸爸第一时间报了名。父子俩并排站在“三品”检查仪旁,眼睛盯着旅客和行李,只要看到拿大行李或行动不便的旅客,父子俩只要一个眼神交流,就知道该出手了。儿子打头阵问询旅客,介绍车站服务,征得旅客同意后,两人拿起行李并引导旅客步入候车区。父亲宋旭辉说,“孩子在给别人提供服务中感受到了快乐。”
春运中的上水工
“客车1568次接近,上水员明白。”内蒙古集通铁路大板车务段上水员孙洪丽迅速套上羽绒马甲、劳保大衣,戴上棉帽、棉胶手套,拿上工具出场。厚厚的包裹,让她走在男同伴之间,很难辨认出她是一名女工。
“不穿厚点不行,夜间作业那叫嘎嘎冷,一出门就打透了”她一边走一边说。“一个夜班16趟客车,一趟客车在外面呆半个小时,23点左右1519、1520、T302三趟车脚跟脚的进站,需要在外面连续作业两个来小时,穿这么厚都快冻僵了”。
客车停稳,孙洪丽和伙伴们迅速插水管、拧闸、放水,作业紧张有序。但上水管总会崩掉几回,他们需要反复关闸、重新插管、再开闸放水。孙洪丽在加固上水管时,管线忽然崩掉,飞溅的水柱瞬间喷洒全身,等她重新加固好水管,站起来时,衣服溅湿处已冻成一层硬冰,帽子、手套、鞋面上也全是冰。她说:“这是常事,我们都备身衣服,把湿衣服换下来放暖器上烘干,再湿了就再换。”。
各车厢上满水后,带班组长用电台汇报:“客车1568次上水完毕。”客车缓缓启动,车上的旅客或许正喝着一杯热茶,正吃着热乎乎的泡面……那涓滴细流中饱含着上水工的辛劳,默默无私地陪伴旅客走在回家的路上。
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一年四季寒暑假日春秋,当您坐在电视机旁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时,当您和朋友聚会享受快乐时,当您在家赖在床上享受冬日暖阳时,在千里集通线上有这样一群人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仍坚守在岗位上,只为每一位旅客能“安全、方便、温馨”出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集通铁路人。(王全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