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乡村旅游第一县”的发展启示
2015-03-04 09:26:52   来源:中国杭州网-杭州时报综合   评论:0 点击:

  今年起,国家七部委将联合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作为河南乡村旅游的样本县,地处伏牛山区的栾川县发展乡村旅游十余年,带动全县三分之一、约10万农民脱贫致富。农民六成以上纯收入来自乡村旅游,2012年该县又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的“全域旅游”模式。随着旅游消费的兴起,以核心景区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扶贫模式,不仅在助推深山地区脱贫富民方面,而且在引领县域转型、推动就地城镇化方面潜力巨大,乡村旅游作为“牛鼻子”推动深山县域综合发展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

  —景区带动 快速脱贫

  位于豫西伏牛山腹地的栾川县,1986年就被确定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线。全县80%的面积为深石山坡,200多个行政村被分割成2136个自然村,散布在8550条沟岔中。而仅仅十余年时间,因为乡村旅游的兴起,这个贫困县的农村面貌便得到了极大改观。

  数据显示,2013年,栾川县年接待游客数量已达88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37亿元。全县14个乡镇中,11个乡镇从事乡村旅游,创建旅游专业村25个,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民10.2万人,约占全县农民的三分之一,6300元的农民纯收入中,65%来自于乡村旅游。

  栾川县旅游工作委员会主任孙欣欣说,栾川农村面貌的改观,既有旅游消费兴起的机遇带动,但更重要的是对县情和解决贫困问题的重新认识。据介绍,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旅游开发前,栾川县的主导产业只有工矿业和农业,且分工明确,工矿富县,农业扶贫,但工矿业就业容量有限,全县34.5万人,30万人为农业人口。而依靠农业扶贫也几乎难以实现。

  贫困的另一面却是全县生态旅游资源突出。全县共有林地296.6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2.4%,居河南省第一位。2000年,为应对财政收入入不敷出的窘境,栾川县依托工矿业的民间资本积累和丰富的生态资源,由政府主导对国有林场进行产权改革,在国有林场地基础上先后培育出14个核心景区,其中5A和4A级景区7个,位居全国县域首位。

  依托核心景区,10余年间栾川县乡村旅游迅速崛起,逐渐形成“一区带一村、一区带一沟”的乡村旅游格局。记者采访发现,全县许多村庄因为乡村旅游而迅速脱贫:被誉为“全国农家宾馆第一村”的重渡村,2000年,全村1465人人均年收入不足400元,而在重渡沟景区的带动下,目前,全村九成以上农民从事旅游服务,家庭宾馆床位达到8000多张,农民人均收入达2万元;而同样是贫困村的养子沟村,2002年旅游开发前人均收入不足800元,2012年达到8000多元,10年增长10倍。

  —生态富民 就地实现城镇化

  乡村旅游的兴起,不仅能帮助农民迅速脱贫,还可以依靠旅游人群的集聚,带动城乡收入、公共服务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此探索建设一条山区县域的就地城镇化之路。

  庙子镇庄子村2008年依托龙峪湾景区以乡村游起步,仅仅六年时间,记者在这个村看到,二层至三层不等的豫西民居由专业机构统一设计、统一规划,散落在550亩的花圃中,全村不仅配备600个垃圾桶,还有一个150吨产能的污水处理厂,基本构建起了一个小城镇雏形。村支书温天序说,全村每年的游客数量数以万计,旅游旺季全村雇佣的外来服务人员就达400多人,264户的村民拥有150多辆轿车,脱离农业投身旅游的村民,“比城里的生活还好”。

  而在旅游起步较早的重渡村,村支书贾文献说,截至2013年,全村376户拥有的轿车数量也超过了150辆,村民资产超亿元。因为人群的集聚,村内先后开设了三家银行机构,数十户旅游致富的村民将农家宾馆出租转让后搬入县城,自主创业。

  旅游人群的集聚也让一些在城镇化中可能消失的乡村重新焕发活力。只有300多人的石庙镇杨树坪村是河南省海拔最高的村庄。村主任孔明献说,旅游扶贫最大的好处是让老百姓不用背井离乡就能实现脱贫致富。2003年旅游开发前,全村不通大路,村民到乡镇要翻越几十公里的山路,由于条件恶劣,30年来,年轻人都离开,只剩下了老弱病残。2003年伏牛山滑雪度假乐园在这个村开建,十年间村民收入由不足千元增长到5000多元。2012年底,全村农家乐统一改建,人口不减反增,多出来了30多口。

  数据显示,近年来,受旅游带动,栾川县城的面积由4.2平方公里扩大到了11.3平方公里,但受制于地理条件,未来城市规模增长的潜力十分有限。栾川县委书记樊国玺说,乡村旅游发展带动的小城镇模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助于山区城市克服承载能力不足的先天缺陷。以旅游人群集聚带动小城镇居民 生活和公共服务的提升,为山区城镇化提供了借鉴。

  —全域旅游 引领绿色转型

  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数量已达9.6亿人次,年收入约2800亿元,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农民约3000多万。全国已形成10.6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80多万个乡村旅游经营户。

  受访的基层人士认为,随着旅游消费的升级,乡村旅游的潜力仍待深挖。2012年,栾川县经过前期调研将“全景栾川”工作提上日程,率先在全国提出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的“全域旅游”模式。即以旅游工作引领三农、工业、城建、文化、城镇化等主要工作,推动旅游工作由单个部门向社会综合管理转变,将全域打造成集旅游、休闲度假、养老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以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按照栾川县编制的《伏牛山休闲度假区规划》,未来栾川将推进核心景区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建设若干“旅游景区+风情小镇+特色农庄”的景观廊道。樊国玺说,全域旅游的新模式或将为山区资源型大县探索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

  大规模旅游大开发之前,和众多山区县类似,栾川县几乎以工矿业为生,钨钼采选和粗加工一度占据县域经济的90%以上。而经历十余年发展,栾川县经济结构开始逐渐改变。2000年,栾川县旅游收入仅为5000万元;而2013年,栾川县生产总值144亿元,其中旅游收入已达37.2亿元,占全县GDP的比重接近20%,以旅游为龙头的三产服务业税收对财政的贡献率也达到了13%。按照栾川县测算,“十二五”末,全县旅游收入有望达到100亿元,占GDP的比重也将超过30%。

编辑推荐

相关热词搜索:河南 乡村 第一

上一篇:新春开工大吉爱迪尔珠宝“担当2015”!
下一篇:秦皇岛原滋味积极推动国家马铃薯主食化落地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