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春微电影《温度》直戳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2015-02-13 10:57:05   来源:中国杭州网-杭州时报综合   评论:0 点击:

  春节,是中国最具象征意义的传统节日,是回家“团圆”“幸福”的文化符号。 然而,在这个本应该结束了一年的辛勤工作,扛起行李,怀着对一年没见面的亲人的期待,“回家过年”的喜悦时刻,坠机,踩踏,失火,爆炸……接踵而至的不幸,使得2015开年有些过于沉重,我们比往年更需要温暖的表达和正面的鼓舞。各大品牌也在此时打出温情牌,推出很多关于回家过年的微电影,向消费者传递“温馨暖人”概念的情感利器。在这个传播渠道多元化、海量信息充斥的年代,资讯传播的广度日增,有效性却渐被削弱。网友和观众日趋理智,大家已经厌倦了车祸、癌症、治不好等极尽煽情和夸张的叙述。

  正是洞见了这一趋势,凤凰网和农夫山泉联合推出微电影《温度》,用一名春节期间因为坚守工作而不能回家过年的建筑工程师强子,与父亲和儿子三代亲情交织的春节故事, 把中国式父子情感里独有的内敛与克制,真切、生动、传神地呈现出来了。

  老人对强子的爱和牵挂,是特意去买了一大桶农夫山泉的水回来炖汤;强子对儿子的爱与柔情,是给猫头鹰玩具配好电池并特意送回家;而强子自己的年夜饭是几个包子,还因为工作忙还不能趁热吃。《温度》这种角色的巧妙设定与情节构思,势必引发那些疏于照顾自己,而又身处上有老下有小的多重责任的一代人对“孝”与责任的重新思考:我们是孩子的父母,我们也是父母的孩子;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家。

  热气蒸腾的鸡汤,平淡琐碎的家务、白雪皑皑的街景,孩子的笑脸,老人的埋怨、主角的两难、除夕的爆竹、……这是中国事、中国情,《温度》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一点,面向生活,浸入生活,在日常生活的细微处,找到纯粹和鲜活的中国式情感,镜头里都是寻常的景、平凡的人、普通的事,没有宏大的场面铺排,没有煽情的经典对白,没有华丽的演员阵容,而是运用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丰富的镜头技巧还原出最质朴的情感温度。让中国观众和网友在欣赏过程中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审美认同乃至情感共鸣。

  成片6分钟,足足拍了5个工作日,参与人员逾50,其中饰演主人公儿子的小演员不到5岁,其中一场戏从12:00派到次日凌晨5:00。拍摄时零下20多度的气温非常寒冷,而大家一起坚守却让人温暖。

编辑推荐

相关热词搜索:温度 内心 地方

上一篇:金六福2015“全家福行动”掀娱乐圈正能量接力
下一篇:金六福2015“全家福行动”掀娱乐圈正能量接力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