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比赛中,有一类运动员被称为“慢热型”选手。他们进入状态相对较慢,但在最佳状态下的表现却不容对手小觑。在互联网领域,微软必应搜索正是扮演了这样一位慢热型选手的角色,历经5年低调积淀,在2014年逐渐进入最佳状态。借助必应搜索多年来大数据的积累和人工智能姐妹花小娜、小冰作为入口,微软得以迅速将搜索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应用情境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了一次弯道超车。
微软旗下的中文搜索引擎必应搜索品牌诞生于2009年。多年以来,微软对必应的投入可谓不遗余力,并将其作为互联网转型的重要驱动力。2011年,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成立,继续推进必应搜索引擎的研发。在之后的几年里,工程院的人员规模、研发实力不断升级,必应搜索也经历了数次产品升级和本地化创新,中英文搜索和交互性都得到进一步完善。
不过,相较搜索质量的快速提升,必应在中国本土搜索市场竞争上还处于较弱势的地位。这使必应也遭受过一些来自业界的质疑:必应搜索在微软向互联网的转型中将带来多大价值?
现在这个问题似乎有了答案——必应搜索存在的意义,并非仅仅是在搜索领域分一杯羹。其更重要的价值,是在日常点滴搜索积累中,换来整个中文互联网大数据,并作为互联网产品的开发提供强大支撑。2014年里,微软在互联网领域逐步发力,必应搜索作为大数据核心的作用也从幕后转向台前。
微软人工智能机器人伴侣小冰,是2014年最炙手可热的互联网明星之一。现在小冰正在6个刚需型的移动平台上,每月平均与她的主人进行千句以上的对话。在小冰滔滔不绝、妙语连珠的背后,是必应搜索引擎多年积累的大数据所转化的千万条语料库。这些大数据帮助小冰超越了以往简单的人机对话,塑造出了栩栩如生的人工智能形象,并与人类用户建立起情感层面的纽带——这远远超出了用户对搜索引擎的一般印象。
现在,横跨多个平台的小冰,正走着更为“感性”的人工智能发展道路。而小冰的姐姐,微软智能语音助手小娜,则一开始就定位于实用的人工智能。借助大数据支持,加上必应搜索的实时“思考”,小娜让用户只需动动嘴,就可以获得预订车票、查询快递等从线上到线下的移动互联服务。
名为“必应”的大脑衍生出了小娜和小冰这对姐妹花,而她们的成功则进一步印证了大数据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必要性与必应搜索引擎存在的价值。必应搜索从未纠结于市场份额的底气,在于真正发挥其作用的平台,并非是以往浏览器页面上的搜索框+关键词,而是基于工作和生活中具体的应用情境,借助小娜和小冰这种完全人格化的交互方式,让用户能够“无痛无碍”的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和服务。
早在2010年,业界就提出过“情境搜索是搜索引擎未来”的观点——基于用户及其所处的场景,提供经过个性化定制的信息。四年后的今天,微软通过必应搜索引擎加大数据,向我们展示了拥有良好使用体验的情境搜索模式,搜索引擎被集成在应用场景中,以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不仅仅是搜索。
在具有实用性的产品之外,微软甚至利用必应搜索和大数据,以预测重大事件的方式进行了数次“炫技”。这其中包括在2014年3月成功预测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24个奖项中的21个,在7月准确预测2014年世界杯全部淘汰赛结果,以及9月对苏格兰公投结果的准确预测——提供一个未发生事件的答案,似乎并非传统意义上搜索引擎的分内之事,但必应却做到了。这不仅是科技的魅力所在,更为搜索引擎加大数据的应用带来无尽想象空间。
在不久前,微软可能还会被质疑其互联网转型太过缓慢。但2014年的微软告诉我们,它只是有些慢热罢了。必应搜索显然受到了一些中国文化的熏陶,学会了“下闲棋冷子”——它以低调示人,默默耕耘搜索与大数据,并在2014年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爆发。这种耐力式的创新也与微软的文化高度一致。虽然微软的互联网转型现在还难论成败,但在度过转折之年后,微软完全有理由去期待一个更加顺风顺水的2015。